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联系方式:
地址:天津市河北区小红星路18
号天明创意产业园
电话:022-26137777
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迈上新台阶
国家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迈上新台阶
在知识产权的引擎牵引下,众多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企业的创新活力以及区域的竞争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在这里,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年递增;在这里,知识产权可用来质押融资;在这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得到“特殊照顾”;在这里,知识产权以极大效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知识产权服务迈向深水区
从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到国家知识产区示范园区,再到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众多国家高新区逐步迈入知识产权服务的深水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服务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2015年10月,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标志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产权工作在政策支持、工作思 路、工作机制、工作举措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积极实践,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关村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数据显示,2015年1-11 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获得专利授权28062件,同比增长36%。截至目前,中关村企业已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5236件,占北京市企业同期有效发明专利量 的62.4%。
下一步,中关村将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依托中关村知识产权一条街和中关村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 建设,大力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新兴业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快中关村知识产权服务业国际化进程,完善确权、保护、商用化、信息等专业化知 识产权服务体系,为中关村的创新创业工作、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好服务。
作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的苏州高新区,自 2012年10月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以来,已进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近70家,进驻集聚区服务机构数量占苏州市40%以上,知识产权服务 机构营业额占苏州市70%,服务业务涉及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范围,服务内容包括审查、代理、分析评估等方面,已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链。
近日,武汉东湖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首个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将辐射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武汉东湖高新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园区聚集知识产权服务机构45家。下一步,园区将加快知识产权与产业、科技和经济的深度融合,发挥知识产权服务对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创新创业。
天津高新区则推出“知识产权强区”行动,建设天津高新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据了解, 2016年1月,天津高新区与天津市知识产权局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联手开展“知识产权强区”行动,将在3年内共同推动落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规划 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建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五园”统计渠道,建设天津高新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石家庄高新区则不断优化知 识产权发展环境,有针对性为企业提供服务以及拟定知识产权培训课程提供了决策参考。南宁高新区则大力实施“专利倍增”计划,专利质量、数量逐年增加,知识 产权工作迈上新的台阶。2015年1-11月,南宁高新区专利申请3566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654件,同比增长62.22%。
激发龙头企业创新活力
近年来,众多国家高新区以知识产权作“切口”,激发了龙头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自贡高新区围绕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展开知识产权布局。西部地区知名摩托车机油泵设计制造企业自贡川力实 业,其自主研发生产的摩托车机油泵占亚洲市场份额的1/2以上。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华西能源,2015年的国外订单总金额超过60亿元,先后与巴基斯 坦、泰国的公司签署了EPC工程总包合同,与印度太古集团签订洁净高效电厂项目。
自贡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园区三大主导产业集中 了近80%的专利,呈现出特色鲜明、技术领先、创新活跃的特点。园区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超过10%,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6%,年专利申请量增速达到 40%以上。拥有各类自主创新研发平台41个,拥有技术创新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达到35%。
此外,长沙高新区不断探索具有特色的知识产 权转化交易和运营模式,助力企业茁壮成长。2014年,湖南华思仪器有限公司在麓谷成立,仅1年多的时间,该公司取得了专业定制微型装置等仪器设备原创性 发明专利成果18项。威胜集团、爱威科技获得第17届中国专利奖中的国家专利优秀奖,中冶长天获得金奖,也是湖南省惟一一个金奖。
“重 庆高新区打起了知识产权工作‘组合拳’,助力企业跨越发展。”重庆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重庆高新区规模以上企业中当年拥有专利产品数 量的占园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22.8%;专利产品产值165.1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51.7%;专利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43亿元,占园区总主营收入的 56.7%。
唤醒“沉睡”成果让专利“活起来”
长期以来,我国的知识产权存在多而不优的现状,经济效益欠佳,还有大量专利“沉睡”,没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而在国家高新区,这一现象则有明显改观,许多“沉睡”的专利成果“醒”了起来。
日前,重庆高新区引导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促进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帮助亚德科技、汇贤优策、中元生物等5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000万元,解决轻资产科技型企业资金瓶颈。
“这种专利权质押贷款的方式很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既能解决融资难题,还减少了企业的成本支出。”重庆高新区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人说。
重庆高新还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联合评估机构、金融机构,开展科技企业融资推介会。在科技研发和专利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上狠下功夫,瞄准市场化,唤醒这些“沉睡”的资产。
温州高新区则试水知识产权托管让企业提高专利管理水平。据了解,近日启动的温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知识产权托管试点工作从2015年10月至2017年 10月。其间,温州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将为入托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代理和法律服务,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避免自主知 识产权权利流失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园区还将进一步推行专利服务券模式,企业凭服务券,可到中介机构抵扣现金购买服务,即政府为中小微企业“团购”优质服 务,助推企业提高专利管理水平。
温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斌表示,目前创业服务中心入驻企业共有128家,近年来各类知识产权累计227项。“通过打造智能化知识产权信息平台、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知识产权服务等举措,争取实现园区企业专利由量的变化到质的提升。”
此外,自贡高新区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园区,将在试点的3年内,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作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构建质押融资信息服务平台, 不断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受益面。至试点结束,力争园区知识产权融资额累计达4000万元以上,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试点企业和成功实现 质押融资的企业占比不低于10%,集聚各类金融、中介机构不少于10家。